北欧家具第九章 北博亚体育欧现代家具(三)
发布时间:2024-03-16 16:42:40

  博亚体育博亚体育同样是雅各布森培养的高徒,威格纳却选择了一条截然不同的道路。如果说克林特的设计思想始于建筑家的立场,威格纳的创作则来自制作师的深思熟虑。威格纳的设计既吸取了克林特那种洗练的形式博亚体育,又采纳了丹麦设计师尤尔作品中的雕塑风格,在材料、加工、结构、造型等方面,都发挥了他的聪明才智,不愧为当代坐具艺术大师。威格纳(HansWegner,1914-2007)出生于麦日德兰半岛(Jutland),父亲不但是镇议会会员,还是远近有名的鞋匠。威格纳从小就梦想成为雕刻师,13岁就在离家不远的一家木工作坊学徒,15岁时设计了第一件椅子,17岁时获得了木工师资格。1934年,年满20岁的威格纳远离自己的家乡,参军来到首都哥本哈根。1936年退伍后他没有回到自己的故乡,而是步人了哥本哈根工业技术学校,学习家具制造技术。通过短期系统学习,威格纳对造型设计产生了极大兴趣,次年又步人哥本哈根工艺美术学校(SchoolofArtsandCrafts,Kopenhagen),开始接受更为正规的家具设计教育。在校学习期间,他有幸结识了在丹麦皇家美术学院同样学习家具设计的莫根森,后来通过与莫根森的交往,给他的人生带来重大转折。莫根森与威格纳同年同月同地生,他当时正在克林特教授的门下修业。虽然威格纳不是克林特的嫡传弟子,但通过与莫根森的密切来往,间接获得了很多现代家具的新动向,同时也等同于接受到克林特潜移默化的影响。在工艺美术学校学习期间,威格纳休学一年,来到奥胡斯市(Arhus)默勒设计事务所(ErikMoller)短期兼职工作。1941年,建筑设计家雅各布森和默勒在奥胡斯市政厅(Arhus City Hall)工程竞标中中标,威格纳又来到他们俩人的共同办公室,承担家具设计任务,初出茅庐的威格纳与久负盛名的雅各布森开始了多年的交往。现在,奥胡斯市市政厅里还保存着他设计的会议室用椅及结婚登记处的轮状椅等。在此工作期间,他有幸结识到人生中第二个最重要的人物——约翰尼斯·汉森(Johannes Hansen)。汉森是当时丹麦最负盛名的木匠,也是丹麦木工行业协会的创始人之一。

  1943年,威格纳在哥本哈根北部根托夫特(Gentofte)成立了自己的设计事务所,同年接受约翰尼斯·汉森公司的委托,着手设计一件改进型的曲木家具。威格纳为这件作品构思了多种方案,但始终不能令人满意,直到有一天看到中国圈椅时才茅塞顿开。于是便以中国椅子为范本,设计了四种各具特色的中国椅。以后数十年中,威格纳设计了500多件作品,其中有三分之一左右与中国主题有关。在谈到他的家具设计起点时,威格纳说:“我最初开始制作中国椅子时,虽然形式模仿得比较相似,但没能达到人神。我是在制作过程中逐渐加深体验的。其后,虽然设计了多种椅子,但受中国椅子影响最大的仍是Y字椅。”[品牌简介]卡尔·汉森公司 (Carl Hansen &Son)成立于1908年,1920年代末期开始与设计师合作生产很多家具博亚体育。1950年与威格纳合作并发表了Y字椅,后来又合作了很多作品,打造出很多令人注目的经典家具。卡CARL HANSEN & SON尔·汉森公司一直以来都在为传统工艺技术与现代化工艺的结合而努力,在制造过程中贯彻设计师的专业要求与热情。卡尔·汉森公司用不朽的作品传颂了威格纳的名言,“我们的目标一直都是尽可能呈现原貌与简朴,由此来证明藉由我们的双手能够唤醒木材中潜在的气息与生命,让一切更加原始自然。”自从中国椅等大获成功以后,产品订单纷至沓来,已经达到非一人而能为、非手工而能造的程度。至此,威格纳开始与很多生产厂商建立合作关系,将手工作坊转为批量化机械生产。尽管威格纳的手工制作技艺超群,但他仍然极力提倡机械加工。他认为,使用机械加工不但可以降低成本,而且可以提高质量。比如,1950年上市的Y字椅,全部由卡尔·汉森公司工业化生产,但在消费者眼中,这件作品似乎是匠人的手工杰作。他的很多作品都有匠人手工制作的印象,你可以理解为充满匠人情感的工业制品。威格纳是一位具有形体创造天分的家具匠人,也可以说是具有家具制造技能的造型师。他认为,形体设计师如果不与匠人取得密切合作,你的设计可能永远会停留在图纸上。设计师和匠人合作,可能会擦出智慧的火花,刺激出新的设计灵感。几十年来,威格纳先后与很多厂家取得合作关系,几乎每件产品都冠以厂家名称来编号。比如,JH为约翰尼斯·汉森公司(JohannesHansen,1992年倒闭)、PP为 PP莫博拉公司(PPMobler)、FH为弗里·汉森公司(Fritz Hansen)、CH为卡·汉森公司(Carl Hansen &Son)GE为格塔曼公司(Getama Danmark)、AP为AP斯特伦公司(AP-Stolen)等。

  威格纳的作品不胜枚举,很多传世佳作更是博得公众和专业评论家的交口称赞。有人说,如果这世界上只谈一位椅子设计师,那必然是威格纳;如果天堂里只谈一位椅子设计师,那还是威格纳;如果在这世界上你只能拥有一把椅子,那必然是威格纳的作品。他之所以能够得到如此崇高的地位,原因只有一个,他关心人,他的设计以人为本。在威格纳的整个事业中,大量时间用于坐具的设计北欧家具。他通过对人体形态的观察和研究,得出了这样的结论:坐是人类的创造,是站立和躺卧的中间状态,即使在最佳条件下人体也得不到极为良好的感觉,因此应最大限度地满足人类追求舒适的要求。他设计的坐具尺寸较大,靠背常加工成环形,以适应人体姿势的变化。他还将扶手作为设计重点,让其承担一部分人体的重量。另外,他认为高个子坐矮椅比矮个子坐高椅子要舒适得多,所以他设计的坐具椅面高度总是略低于标准高度。威格纳特别注重产品的每一个细节,他尤其强调一件家具的全方位设计,认为“一件家具永远都不会有背部”。他是这样教别人买家具的:“你最好先将一件家具翻过来看看,如果底部看起来能令人满意,那么其余部分应该是没有问题的。”威格纳在设计和加工时,常常对能否充分使优质材料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人能否获得宽松、舒适的形式;产品是否牢固、安全、美观、质朴;其美感能否保持长久等许多问题加以周密地思考,他的所有设计都是产生在解决这些问题的过程之中。他在作品中敢于大胆运用新技术、新材料,重视体现木材的质感,抛弃一些没有必要的装饰。他说:“椅子和桌子是家具中与人体接触最多的品种,人应该通过使用这些家具快乐地享受到木材质感而产生的触觉。因此,我一步人工房就进入了与木材交谈的意境。”在谈到木材表面处理时,威格纳说:“我认为木材优美的质地类似于人的肌体,表面不要施以任何涂饰,让其呼吸大自然的空气。其表面应像人经常要洗澡一样,定期用刷子和碱水刷洗。刷洗时不要只洗有污垢的部位,而应全部清洗,这样就不会有局部变白的现象。”由此可见他对木材是何等的挚爱。1998年,威格纳获得在日本大阪举办的第8届国际设计竞赛设计奖。当时由于他年事已高,不能亲临颁奖现场,由其夫人代替前往,并且写了一封获奖感言,让我们以此来追思威格纳的设计理念。“在众多的设计用材中,我还是钟情于用木材作为载体,它能更加准确地表达我的设计理念,好像它能够直接表达出我的言语。对于我来讲,这是最能够自然表达自我的一种方法。”“通过椅子形体表达出我想说的话、我的设计理念、我在设计中的所思所想。我的作品不是艺术品,只能说是日用工艺品,因此要手摸、体坐、眼看。用手去抚摸每一个线条,用眼去看每一个接缝,用心去感应每个部件的形体。希望通过你的身体来慢慢体验我的心境,以及我想传达的意境。侧耳倾听,你是否通过我的作品感受到我在向你讲一个娓娓动听的故事,只不过我用的是非常简洁明了的设计语言。不要一口气听完我发自内心的故事,在你使用的过程中我会慢慢地向你道来,请慢慢地听我把故事讲完。”其实,威格纳是在向我们讲一个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2007年1月26日,威格纳以92岁高龄离开了人世。威格纳虽然离开了我们,但他的传世作品仍然在继续向我们讲述威格纳的故事,椅子的故事,……一个永远也讲不完的故事。

  威格纳还有很多作品停Erik Jorgensen留在图纸上或者模型阶段,其中有制造技术的原因,也有造型过于前卫的原因。以制造前卫作品而闻名的约根森公司,在与威格纳的合作过程中也有一段佳话。丹麦设计师埃里克·约根森(Erik Jorgensen,1928-1998)于1954年创立的约根森公司(ErikJorgensen),具有系统的设计方式,他们的设计展现出经典的斯堪的纳维亚风格。多年来,克林特、威格纳、莫根森、卡尔霍姆等闪光的名字都出现在约根森公司的名录上,公司的名字及产品也和这些伟大的设计师们一起载人了设计史册。约根森公司精于技术的探索及材料的革新,认为“无论是崭新的设计或经典之作,都应该立足于一个不变的基准之上,这就是对最高品质的追求”。也就是说他们不固守传统理念,坚信新时代必定会有新的材料或技术,品质标准也应该与时俱进。只有永不停止地自我追求,才能保持永恒的最高品质。

  森(Borge Mogensen,1914-1972)出生于丹麦日德兰半岛北部的重镇奥尔堡(Aalborg),1934年获得家具匠人资格,1936-1938年间就读于哥本哈根工艺美术学校,进而又于1938-1941年间在丹麦皇家美术学院专攻家具设计。在皇家美术学院期间,他师从丹麦现代设计先驱克林特教授,从先驱者那里学到了如何与生活实际结合进行功能主义设计,他的设计也同样受到包豪斯功能主义的影响。他给丹麦家具带来成功的另一个主要因素是背弃了国际式家具的严格性,通过灵活巧妙地应用材料创造出洗练的造型,更为重要的是他的设计严格遵循机械化批量生产的原则。1942年,莫根森在克林特的推荐下,带着恩师的教诲来到了丹麦批发合作社(FDB)家具设计部任职。在此期间他开始进行家具功能及强度的研究,以及基本结构与设计关系的探讨,设计出著名的J39椅。[知识天地]丹麦批发合作社(FDB)这种组织形式起源于19世纪晚期。由于蒸汽机的出现,海上运输效率获得飞速提高,美国的廉价粮食充斥欧洲市场,给欧洲农业带来致命性打击。在这种情况下,1884年,日德兰半岛零售合作社联盟成立,1886年西兰岛零售合作社联盟成立,1896年,两个联盟合并,成为著名的丹麦批发合作社(Faellesforeningen for Danmarks Brugsforeninger,FDB)。FDB的目的是通过直接经营批发业务,降低流通成本,留利给消费者。FDB运作很成功,不久就建立了自己的食品工厂、日杂用品厂、水泥制造厂、家具厂等。1950年,莫根森离开了FDB,自己开设了独立设计事务所,在同年的哥本哈根家具展上出品了狩猎椅,获得当年的艾基尔斯别尔格奖(Eckersberg)。1957年莫根森与迈耶(GretheMeyer)共同创作的BB系列柜(BoligensByggeskabe),进一步完善了组合家具的设计模式,成为现代壁面家具的典范。莫根森的设计观点是:从使用者的立场设计家具,应该是更美的。他试图用最简洁有力的表达方式来讲述丹麦家具设计中最富有人情味的设计品质。1941年,FDB收购了西兰岛(Sjaelland)上的一家家具公司,形成了设计、生产、销售一条龙式经营模式。后来由于全球经济的变化,FDB也失去了往日的辉煌。1990年代,凯维斯特公司(Kvist Industries)FDB家具部门的经营权,KVIST莫根森的早期设计作品又INDUSTRIES贴上了凯维斯特公司(KVIST)的商标。1997年,为了纪念J39椅上市50周年,全体员工集资修建了一座石雕J39椅,由此可见莫根森的作品对公司及对丹麦家具界的影响程度。

  θ弗雷德里西亚公司弗雷德里西亚公司(Fredericia Furniture)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11年,当时称为弗雷德里西亚椅子公司,一度成为FDB的竞争对手。后来由于经营不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濒临倒闭。1955年格雷夫森(AndreasGraversen, 1925-)出手收购了这个往日的竞争对手,并且又说服往日的合作对象莫根森共同加盟这家岌岌可危的家具公司。1955至1972年间,莫根森为这家公司设计了很多家具,特别是1959年开始销售的西班牙椅(SpanishChair),创造了一件家具拯救一个公司的神话故事。后来,弗雷德里西亚公司又将莫根森的很多作品投放市场,创造了设计家与生产商合作的典范。至今莫根森的作品仍是弗雷德里西亚公司的主打产品。1990年,弗雷德里西亚公司又和丹麦女设计家迪塞尔取得合作,她设计的特立尼达椅又为公司获得了惊人的利润,迪塞尔也与弗雷德里西亚一起步人了前卫派设计的领域。几十年来,弗雷德里西亚公司继承了丹麦家族企业的优良传统,形成了独特的迷人风格,蕴涵了经典的审美理念,同时又具有超凡的设计质量,2008年获得了科隆家具展的室内设计创新奖